日本A级c片免费看三区在线,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,懂色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,8050午夜免费看成人影片

首頁 > 安全保證 > 選用安全產(chǎn)品的準備工作

安裝安全光柵或其他電氣檢測保護裝置時,請參照人體進入檢測區(qū)域之時及到達危險區(qū)域之前, 機器停止所需的最小距離。ISO 13855 等標準對這些距離進行了定義。 安裝光柵時,務必提供相應依據(jù)(如使用光柵的國家或地區(qū)的標準、法規(guī)和法律)確定的安全距離 (最小距離)。

按照ISO 13855 標準計算安全距離

安全距離(S)= 人體接近速度 × 響應時間 + 附加距離(該距離隨傳感器的檢測能力的不同而變化)

與接近方向垂直的方向

圖片8.png

人體的檢測

S = K × T + C 40 < d ≦ 70

K = 1600 mm/s(接近速度[ 假定為人的步行速度])
T = 機器停止所需的最長時間 + 光柵響應時間
C = 850 mm(穿過距離[ 與人手臂標準長度相符的值])

手和手指的檢測

S=K × T + 8(d - 14) d ≦ 40

K = 2000 mm/s(接近速度[ 假定手的穿過速度])
T = 機器停止所需的最長時間 + 光柵響應時間
d = 光柵檢測能力
注: 如果S 大于或等于500 mm,則以K 值等于1600 再次進行計算。 如果再次計算得出的S 值小于或等于500 mm,則將S 值設置為 500 mm。

機器停止所需的最長時間與安全距離之間的關系

公式中的T 值由下面兩個參數(shù)構成。
T = 機器停止所需的最長時間 + 光柵響應時間(ON ? OFF)

當K(穿過速度) = 2000 mm/s 時 例如,使用GL-R08H 光柵(其響應時間為0.0069 s)時
S = 2000 mm/s ×( 機器停止所需的最長時間 + 0.0069 s) + C

如上文所示,將機器停止所需的最長時間乘以穿過速度(2000 mm/s),因此,即使機器停止所需的最長時間只增加1 秒, 安全距離也會增加(2000 mm/s × 1 s = 2000 mm)。 光柵響應時間每增加1 ms,安全距離會相應增加2 mm。

必須配置防護區(qū)域,以確保安全距離。安全距離應根據(jù)激光掃描儀SZ 安裝使用國家或地區(qū)的法律、 法規(guī)和標準以及本文檔中給出的規(guī)格計算得出。

激光掃描儀的安裝及安全距離

區(qū)域防護示例(接近方向與防護區(qū)域平行)

圖片9.png

S = K × T + C + A(按照ISO 13855 和IEC 61496-3標準)

· S: 安全距離(mm)

· K: 人體或人體部位的接近速度(mm/s)

· T: 總響應時間(t1 + t2;s)

· t1: SZ 響應時間(s)

· t2: 從SZ 收到OSSD 信號后,機器停止所需的最長時間(s)

· C: 在穿過SZ 防護區(qū)域前,人體部位接近危險區(qū)域的距離(mm) 1200 - 0.4 × H(850 mm 或更高)

· 1200 - 0.4 × H (850 mm or higher) 47.24" - 0.4 × H (33.46" or higher)

· H: 檢測平面相對于地板或其他基準面的高度(mm)。1000 ≥ H ≥ 15 ×( d - 50)

· d: SZ 最小可檢測物體尺寸(mm)

· A: SZ 防護區(qū)域的附加距離(mm)

P1、P2、P3 : 配置為SZ 防護區(qū)域的防護距離
W1, W2: 危險區(qū)域寬度
B: 危險區(qū)域邊緣與SZ 上檢測區(qū)域起點之間的距離
D: 未受保護的空間

危險

· 安裝了SZ 后,位于防護區(qū)域與保護結構之間的未受保護的空間(D)必須小于可檢測物體的最小尺寸。該要求是為了防止機器操 作者通過該空間(D)接近危險區(qū)域。如果由于在防護區(qū)域與保護結構之間存在空間(D)而使SZ 無法檢測到最小的可檢測物體, 則必須采取附加防護措施。

· 如果檢測平面(防護區(qū)域)的高度“H”大于300 mm(非工業(yè)應用為200 mm),則存在從檢測平面(防護區(qū)域)下方進入而在無 意間漏檢的風險。 在安裝SZ 之前進行風險評價時,必須考慮該因素,如有必要,還應采取附加措施。

· 如果您選擇的最小可檢測物體尺寸為150 mm,而“H”值(檢測平面的高度)超過1000 mm。 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您想采用SZ 作為區(qū)域防護措施(接近方向與防護區(qū)域平行),則必須選擇70 mm 或以下的最小可檢測物體 尺寸。

安全距離計算示例

· K = 1600 mm/s,人體或人體部位的接近速度(常數(shù))

· T = t1 + t2 = 0.59,總響應時間

· t1 = 0.09 s,SZ 響應時間(可變)

· t2 = 0.5 s,從SZ 收到OSSD 信號后,機器停止所需的最長時間

· C = 1200 - 0.4 × H = 1080 mm

· H = 300 mm 11.81", 從地板量起的檢測平面高度。該值必須滿足下列不等式:H ≥ 15 × (d - 50) H ≥ 15 × (d - 1.97").

· d = 70 mm 最小可檢測物體尺寸(可變)

· A = 100 mm SZ 防護區(qū)域附加距離

· B = 59 mm 危險區(qū)域邊緣與SZ 上檢測區(qū)域起點之間的距離

· W1 = W2 = 1000 mm, 危險區(qū)域寬度

安全距離

S = K × T + C + A
= 1600 × 0.59 + 1080 + 100 = 2124 mm

配置為SZ 防護區(qū)域的防護距離

P1 = S - B = 2065mm
P2 = S + W1 = 3124mm
P3 = S + W2 = 3124mm

在設置上述防護區(qū)域時,如果在距離防護區(qū)域邊界1.5 m 范圍內(nèi)存在高反射率背景,則必須另外增加200 mm 的距離作為P1、P2 和 P3 的附加安全距離。 我們建議您在地板上做標記,以指示指定的防護區(qū)域。

 

Copyright ? 2021- 上海信索電子有限公司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
二維碼